山顶的混凝土平台,终将被铲平;深藏地下的隐秘空间,也将被回填。然而,这栋位于香港布力径10号E屋的豪宅,因其6000平方英尺的非法建筑而引发的风暴,却远未平息,它在公众心中刻下了更深层的叩问,也揭开了恒大帝国覆灭背后更为复杂的真相。
这栋曾属于恒大集团原主席许家印的私人豪宅,奢华外表下掩藏着触目惊心的违规事实。屋宇署的调查报告如同重锤,敲碎了其光鲜亮丽的表象:大面积非法建筑,总面积达6000平方英尺,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位于地下低层、原本应为建筑回填区的“地牢”。 这个约[具体面积]平方英尺的隐秘空间,被挖空建成,其存在本身已违反了建筑规划。大宅正门也遭到非法改造,原本平坦的平台被加高逾千平方英尺,铺设了精美的木地板和混凝土,并加建了连接大宅正门和通道的奢华楼梯,与原始图纸中“无高低差”的设计完全背道而驰。
今年6月,香港屋宇署向布力径10号E屋发出清拆令及“钉契”通知,明确指出该物业地下低层存在“严重违反建筑法规”的违建行为。署方文件显示,这些违规建筑位于建筑物底层与地基之间,本应在施工完成后按图则回填的区域,却被重新挖开用于扩建。 尽管文件未详细说明拆除墙体的具体位置,但“挖空回填区建地牢”的描述已引发社会广泛震动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[具体内容,例如:其他违建项目被发现]。屋宇署同时确认,同属布力径10号屋苑的另一栋独立屋也存在违建问题,即将收到清拆令,这暗示着许家印名下物业的违建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。物业接管人已被要求委聘专业人士执行清拆工作,所有违规开挖区域必须按照原始图纸规范回填,以消除僭建对建筑结构造成的潜在安全隐患。
展开剩余74%布力径10号的B、C、E三座大宅,曾是许家印财富的象征,也是香港顶级豪宅的典范:三层独立结构、私人花园、室内升降机,实用面积超过450平方米。2010年,恒大在香港上市仅一年后,许家印便豪掷[具体金额]港元,一举购入这三栋山顶别墅,并通过离岸公司持有,在名流云集的布力径社区,它们见证了许家印商业帝国的崛起。
然而,随着恒大债务危机爆发,这三栋豪宅迅速沦为偿债筹码。2021年,C座和E座被抵押给借贷公司融资;2022年10月,B座又抵押给中国建设银行(亚洲)以换取债券宽限。资本盛宴最终变成了断壁残垣。2024年初,B座以略高于估值一半的“骨折价”售出;同年10月,C座和E座的挂牌价仅为9亿港元,较15亿港元的峰值估值大幅缩水。即便大幅折价,这些豪宅仍吸引了众多买家关注,交易代理透露,咨询者中超过六成是香港老牌家族和超级富豪,约三成为内地买家。毕竟,布力径作为名流聚集地,郑裕彤家族、张松桥、何鸿燊家族成员均在此拥有物业。
布力径豪宅违建风波,只是许家印资产版图清查的一个缩影。自恒大清盘程序启动以来,其隐匿的全球资产网络正被逐步揭开。其私人飞机舰队首当其冲,清盘人披露许家印名下至少拥有三架私人飞机(空客A319、A330、湾流G450),其中A319已于2024年12月被接管并挂牌。另有[具体资产]同样面临冻结。其前妻丁玉梅的海外资产也引发关注,法院文件显示她名下拥有多架私人飞机、名车、游艇及加拿大、英国等地房产,价值数亿美元。今年3月,香港法院驳回丁玉梅闭门聆讯申请时更披露:[具体内容,例如:她试图转移资产的证据]。恒大危机爆发后,丁玉梅被曝出曾斥资[具体金额],引发“技术性离婚转移资产”的质疑。
恒大核心资产处置同样步履维艰。2025年7月底,路透社报道恒大因债务重组失败,[具体结果,例如:进入破产程序]。这座曾经的房企巨舰,最终沉没于资本市场的深海。
“地牢”一词在舆论场迅速发酵,有熟悉粤语的网友澄清:“香港语境中的‘地牢’实指地下室,非字面意义的囚牢”,认为焦点应回归违建本身的法律定性。然而,更多讨论指向财富伦理的深层矛盾:“私人飞机夫妻各有好几架,奢华程度惊人”、“最该追问的是,最初是谁批准的贷款,让这样的财富积累成为可能”、“有钱人资产能随便转出去,普通人取5万都要登记,差异值得深思”。这些声音折射出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强烈期盼。当山顶豪宅的违建被依法清拆,当离岸信托的资产被跨境追查,本质上是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。
香港破产管理署作为官方接管人介入恒大清盘,坚持公开丁玉梅资产冻结令聆讯以“确保透明、保护公众利益”,正是对这一期待的回应。布力径豪宅的违建清拆工程已经开始,香港屋宇署的钉契记录将永远烙印在房产档案中。与此同时,恒大113亿元的不良债权正被摆上货架,涉及北京、成都等12个重点城市的项目;而在全球范围内,清查许家印资产的行动仍在继续——私人飞机、游艇、离岸公司网络,每一笔隐匿财富都面临追索。
这场由一栋豪宅违建引发的风暴,最终将指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与制度反思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米牛配资-股票10倍配资-在线炒股配资看必选-配资买卖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