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英国的水兵常常遭受到轻视和贬低。这种看法部分源于当时英国海军在战斗中的表现,尤其是在面对德国潜艇的威胁时,他们在大西洋的作战成果并不显赫。而在马来海战中,剑拔弩张的日本海军更是将英军压制得毫无还手之力,导致许多人误以为英国海军已经走向衰退,并笼统地将其视为战争的边缘角色。然而,情况并非如此,事实上,英国海军在地中海与大西洋战斗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,甚至在遥远的太平洋上,英国舰队也曾取得过扬名立万的胜利。从英国在太平洋的战争表现来看,英国海军并非易于对付的敌手,反而显示出其潜在的战斗力。
在太平洋的战斗中,英国的地位确实相对次要,与日本和美国的主导地位形成鲜明对比。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军没有参与,也没有显著的作战贡献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英军在太平洋上展开过激烈的战斗。尽管日本在马来海战中取得了胜利,宣称全歼了英军的Z号舰队,但实际上,这支舰队的影响力远低于外界的想象。这次交战实际上只是日本海军与一支英国舰队间的单纯对抗,日本的战斗机和水面舰艇齐齐参战,并且对英国的两艘战列舰进行了攻击。然而这并非如外界所描述的那样夸张。若是日本敢于派遣两个舰队深入北海,未必能顺利抵达印度洋,恐怕会遭遇惨重损失。
展开剩余60%事实上,日本海军对英国舰队心存忌惮,因此才会动用如此庞大的舰队规模。日本单独派出了60多艘军舰,其中包括三艘航空母舰和超过600架战斗机,意在全面压制英军。然而,命运弄人,英国的东南亚舰队几乎全部被调往其他战场,连一艘值得信赖的良舰都无人可用。这样一来,英国在南海的主力量仅仅是一艘名为Z号的战列舰,外加四艘护卫舰。显而易见,在数量和质量上与日本的舰队形成鲜明对比,无法与之抗衡。如果不是由于“无敌号”在作战中遇到了技术故障,Z号舰队也未必会轻易沦陷于险境。
随着Z号舰的失败,英国在东南亚的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,致使日本得以在印度洋肆意妄为。然而,英国海军并未就此屈服,他们在印度洋的水域中拼力抵御日本的猛烈攻击,并逐步巩固了自己的战斗阵地,成功将日本舰队排挤出印度洋。此时,英国的太平洋舰队通过与加拿大、新西兰、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,形成了庞大的太平洋力量,共同参与了冲绳战役以及针对日本本土的空袭。
到1944年,英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已大为增强,装备有“光辉”级航母六艘、护航航母十五艘、战列舰四艘、巡洋舰十一艘、航空队三十六个,以及数量众多的辅助舰艇,整体战斗力可与日本海军的巅峰时期相提并论。美英两国的紧密合作显然为各自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协同增效,短短一年内全面击溃了日本海军,使得其不得不面对无条件投降的窘境。实际上,即使没有美国部队的直接介入,只要英国组建了太平洋舰队,他们同样具备在海上重创日本海军的能力。虽然英国的太平洋舰队看似仅是一支小规模的力量,但却展示了其强大的作战潜力,这恰恰是他们在战争中令人瞩目的强大之处。从英国海军在太平洋的表现来看,英国并非轻易对付的敌手,其实力与日本的庞大舰队并不相上下。
发布于:天津市米牛配资-股票10倍配资-在线炒股配资看必选-配资买卖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